第 3 章
Hello World! 使用 Swift 建立你的第一個 App
Learn by doing. Theory is nice but nothing replaces actual experience.
– Tony Hsieh
現在你應該已經安裝好 Xcode,並且對 Swift 語言有些了解。如果你跳過前兩個章節, 先往前閱讀一下,你必須要先安裝Xcode 16,才能繼續本章所有的練習。
在閱讀任何程式書籍之前,想必你聽過「Hello World」程式,這是所有程式的初學者要去建立的第一個程式。其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程式,就是在裝置螢幕上顯示「Hello World」。在程式世界中,這是一項傳統。因此,讓我們遵循傳統,使用 Xcode 來建立一個「Hello World」App。
儘管這很簡單,但學習這個程式有以下幾個目的:
- 首先你將大概地認識新的 iOS 程式語言—Swift的語法與結構。
- 學習這個程式的過程中,將針對 Xcode 開發環境做基本介紹。你將學會如何建立一個 Xcode 的專案,以及使用介面建構器來建構使用者介面。即使之前你已有過 Xcode 的開發經驗,你也可以順便了解 Xcode 的新版本有哪些新功能。
- 你將學會如何去編譯一個程式,產生一個 App 以及使用模擬器來觀看測試結果。
- 最後,你會覺得開發程式再也不是一件難事了,我可不想馬上嚇跑你,寫程式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你的第一個App
你的第一個 App 非常簡單,如圖 3.1 所示,只單純顯示「Hello World」的按鈕。當使用者按下按鈕,這個 App 會顯示一則歡迎訊息。如此,雖然簡單,卻可幫助你踏上了 iOS 程式開發之路。

但這只是個開端,經過本章的一些挑戰之後,你將會持續改善你的第一個 App 讓它看起來更有趣。先讓你看一下,圖 3.2 是最後完成的結果。

當你在建構你的第一個 App 時,請記得:「不要急著關注程式碼,先跟著做」。即使目前你對 Swift 程式碼已經有些概念了,我想你還是會發現有些程式碼不易理解。別擔心 !請將重點放在這個實作上,以讓自己熟悉 Xcode 開發環境。我們將會在下一章介紹這些程式碼。
開始建立專案
首先,開啟 Xcode。啟動後,Xcode 會顯示一個歡迎的對話視窗,如圖 3.3 所示。在這裡選擇「Create a new Xcode project」,開始建立一個新的專案。

Xcode 提供各種不同類型的專案模板讓你選擇,每一個模板都有不同的目的,可以讓你更容易開始開發特定型態的應用程式。例如:你想要為訊息App 開發一個貼圖包,你可以使用「Sticker Pack App」模板。不過,大部分的情況下,「App」這個模板已經足夠用來建立一個 iOS App,因此,點選「iOS → App」, 然後按下「Next」按鈕,如圖 3.4 所示。

接下來會出現另一個畫面,用來填寫專案必要的相關資訊,如圖 3.5 所示。

你只需要填入以下幾項資訊:
- Product Name(專案名稱): – HelloWorld—你的 App 的名稱。
- Team(團隊): 這邊先不做設定。先跳過此步驟。
- Organization Identifier(組織名稱): com.appcoda – ):com.appcoda—其實這只是一個網域名稱倒過來的寫法,假如你有自己申請的網域,你可以填入自己的網域名稱,若是沒有的話, 你也可以使用「com.
」。例如:你的名字叫做 Pikachi,則在Organization Identifier 中輸入「com.pikachi」。 - Bundle Identifier(套件識別碼): com.appcoda.HelloWorld - 這是你的A pp在送審時所使用的唯一識別碼。你不需要輸入這個選項,Xcode 會自動產生。
- Interface: Storyboard - Xcode 現在支援兩種 UI 建構方式, 本書我們將採用 Storyboard,如果你想學習 SwiftUI,可以參考我們的新書( 快速精通 SwiftUI https://www.appcoda.com.tw/swiftui/ ) 。
- Language: Swift – Swift—Xcode支援 Objective-C 與 Swift為App開發的程式語言。本書是和 Swift 有關,我們會採用Swift 來進行專案開發。
- Testing System: [None] – 這個簡單的專案不需要測試系統。
- Storage: [None] – 將其設置為 None。這個簡單的專案不需要存儲功能。
- Host in CloudKit: [unchecked] – 不要選擇此選項。這個簡單的專案不需要 CloudKit。
點選「Next」按鈕繼續,接著 Xcode 詢問你儲存「Hello World」專案的位置,請選擇你的 Mac 電腦中的任何一個資料夾(例如:桌面)。你或許會注意到有一個版本控制(Source Control )的選項,這裡不選擇它,本書不會用到這個選項。按下「Create」按鈕繼續,如圖 3.6 所示。

當你確認之後,Xcode 會依照你所提供的資訊來自動建立「HelloWord」專案,畫面如圖 3.7 所示。
熟悉 Xcode 工作區
在開始實作 Hello World App 之前,讓我們花幾分鐘快速看一下 Xcode 的工作環境。左邊區塊的操作面板是「專案導覽器」(Project Navigator ),在這個區塊中可找到你所有的專案檔案。工作區中間區塊就是「編輯區」(Edit Area ),在這個區塊中可進行所有的編輯(如編輯專案設定、原始碼檔案、使用者介面等等)。
依照檔案形式的不同,Xcode 會顯示不同的介面。舉例而言,在專案導覽器選取 ViewController.swift
,Xcode 會在中間區塊顯示程式原始碼,如圖 3.8 所示。

假使選取了用來儲存使用者介面的 Main
,Xcode 則顯示了設計 Storyboard 與 App UI 的介面編輯器視覺編輯器,如圖 3.9 所示。

最右邊的面板是「工具區」(Utility Area ),這個地方顯示了檔案的屬性,並且讓你能夠使用「迅速協助」(Quick help )功能。若是你的 Xcode 沒有顯示這個區塊,你可以點選工具列(在右上角位置)的最右邊按鈕來開啟它,如圖 3.10 所示。

有時候,你可能想要隱藏專案導覽器來釋出更多空間,方便編輯你的程式或使用者介面,你可以點選視窗左上角的按鈕來控制它的外觀。這個加按鈕可以帶出 UI 元件庫。我們在之後的章節中將會談到,所以假使你現在不太了解也不必擔心。
第一次執行你的 App
至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撰寫一行程式碼。即使如此,你仍可利用內建的模擬器來執行你的 App,這可以讓你了解如何在 Xcode 建立與測試 App。如圖 3.11 所示的工具列中, 你可以看到「執行」(Run)按鈕。

Xcode 的「執行」(Run)按鈕是用於建立 App,並依所選定的模擬器來執行。模擬器預設為「iPhone 16 Pro」。假如你點選了「 iPhone 16 Pro」按鈕,此時你會看到可選用的模擬器清單,如 iPhone SE 與 iPhone 16 Pro Max 。我們選擇iPhone 16 Pro 作為模擬器來測試。
當選取後,你就可以按下「執行」(Run)按鈕來載入你的 App 至模擬器上。圖 3.12 顯示了 iPhone 16 Pro 的模擬器畫面。

Quick tip: 在非Retina 螢幕的Mac,模擬器可能無法顯示全螢幕視窗。你可以選取模擬器,並按下 command+1 鍵來縮小,或者你也可以將滑鼠指標移到裝置邊框的其中一個角落處來縮放大小。
模擬器中只有一個空白畫面?這很正常,到目前為止,你還沒有設計使用者介面,也沒有撰寫任何一行程式碼,所以模擬器中只有顯示空白畫面。要結束這個 App 時,你只要按下工具列的「Stop」按鈕即可。
試著選擇其他模擬器來執行 App(例如:iPhone SE),你會見到另一個模擬器顯示在畫面上,自 Xcode 9 以後的版本,你便可以同時執行多個模擬器,如圖 3.13 所示。

這個模擬器和 iPhone 實機很相似,你可以點擊 home 按鈕( 或者按下 shift-command-h )來帶出主畫面,而且它內建了一些 App,只要操作一會兒,你將會逐漸熟悉 Xcode 開發環境。
Quick tip: 同時執行多個模擬器會耗掉你的Mac 電腦的記憶體。如果你不需要使用模擬器,你可以選擇模擬器,然後按下command+w 鍵來關掉它。
迅速掌握介面建構器
現在你對 Xcode 的開發環境應該有了基本的觀念,我們繼續設計你的第一個 App 的使用者介面。在專案導覽器中選取 Main
檔,Xcode 便會帶出一個 Storyboard 的視覺編輯器,此即所謂的「介面建構器」(Interface Builder )。
介面建構器提供一個視覺化的方式讓開發者來建立與設計 App 的 UI。你不只可以使用它來設計個別的視圖(或畫面),介面建構器的 Storyboard 可以讓你佈局多個視圖,並使用不同的轉場(transition )方式來建立完整的使用者介面。這些都不需要撰寫一行程式碼即可辦到。

在Xcode,元件庫預設是被隱藏起來。你必須點選上方選單的+
按鈕,來顯示元件庫的浮動視窗,如圖 3.14 所示。
元件庫(包含了所有的 UI 元件,如按鈕( button )、標籤( label )、圖片視圖(image view ),讓你可以運用它們來設計使用者介面,你會看到元件庫有兩種顯示模式:「清單模式」( list view)與「圖示模式」( icon view)。在本書中,我比較喜歡採用圖示模式,若是你想要將它變更為清單模式,則只要按下「切換」( toggle )按鈕來切換即可。
由於我們在專案建立時選取了「App」模板,Xcode 會在 Storyboard 產生一個預設的視圖控制器( View Controller )場景。在你的介面建構器中,你會在編輯區中見到一個視圖控制器,這即是你建構使用者介面的地方。App 中的每一個畫面通常是以視圖控制器來呈現。介面建構器可以讓你建構多個視圖控制器至 Storyboard 中,然後再彼此串連起來。本書接著會進一步介紹到這個部分。此時,先將重點放在學習如何使用介面建構器來佈局預設視圖控制器的 UI。
何謂場景(Scene)?
Storyboard 內的場景代表了一個視圖控制器與其視圖(View)。在開發 iOS App 時,視圖是建構你的使用者介面的基本區塊。每一種視圖的型態有它自己的功能。舉例而言,在 Storyboard 中你所看到的視圖是一個容器視圖(Container View),用來存放其他視圖,如按鈕、標籤與圖片視圖(Image view)等。 視圖控制器是設計作為管理其相關視圖與子視圖(Subview,例如:按鈕與標籤)。如果你對視圖與視圖控制器之間的關係仍然感到疑惑的話,不用擔心,我們將在之後的章節介紹視圖與視圖控制器之間的運作方式。
介面建構器的文件大綱視圖(Document Outline View )呈現了所有場景的概觀與特定場景下的物件。當你想要選取一個 Storyboard 上的特定物件時,大綱視圖(Outline View) 是非常實用的,如果大綱視圖沒有出現在畫面上,可按下「 切換」( toggle )按鈕來顯示/隱藏大綱視圖,如圖 3.14 所示。
最後,在介面建構器中有一個設定列(Configuration Bar ),要開啟這個設定列,你只要將滑鼠游標放在裝置的圖標,然後在上面點選一下即可。然後,選擇你喜歡的裝置(例如:iPhone 16 Pro)來預覽你的 App UI。你還可以使用 +
與 -
按鈕來縮放Storyboard,如圖 3.15 所示。我們稍後會來介紹這個新功能。

設計使用者介面
現在我們準備要設計 App 的使用者介面。首先,我們將加上「Hello World」按鈕至視圖中。點選元件庫 (+) 按鈕來顯示元件庫,你可以選擇任何一個 UI 元件,並拖放到這個視圖上。如果你目前的元件庫是以圖示模式來呈現,你可以點選任一個元件來揭示元件的細節描述。
好的,是時候把按鈕加入視圖中了。你只需要從元件庫拖曳一個 Button 元件至視圖中即可,如圖 3.16 所示。

當你拖曳 Button 元件至視圖中,你會看見一組水平線與垂直線導引按鈕置中對齊,接著停止拖曳,然後釋放按鈕並置入 Button 元件。
下一步,我們重新命名這個按鈕,按滑鼠左鍵兩下並且編輯按鈕上的標籤,將它命名為「Hello World」,如圖3.17 所示。修改之後,你可能需要微調一下,讓按鈕重新置中對齊。

如果字被截掉了,你可以重新調整按鈕來讓它相容,或者按下 command+= 鍵來讓 Xcode 幫你調整大小,如圖3.18 所示。

很棒 !你現在可以準備測試你的 App 了,在模擬器上選取 iPhone 16 Pro 作為模擬器,並按下「執行」(Run)按鈕來執行這個專案,你會見到模擬器上有一個「Hello World」按鈕, 如圖 3.19 所示。很酷,對吧?

不過,當你按下按鈕後,卻沒有任何反應。我們需要加上幾行程式碼來顯示「Hello World」訊息。
Quick note: 這是 iOS 開發的美妙之處。程式碼與使用者介面是分開的。你可不需要撰寫任何一行程式碼,便能使用介面建構器設計你的使用者介面並規劃 App 原型。
為 Hello World 按鈕加上程式碼
你已經完成 Hello World App 的UI,是時候寫些程式碼了。在專案導覽器(Project Navigator ), 可以找到ViewController.swift
檔。由於我們一開始使用「App」專案模板,Xcode 已經在 ViewController.swift
檔中產生了一個 ViewController
類別,這個檔案實際上是和 Storyboard 上的視圖控制器關聯在一起,為了在按下按鈕後顯示訊息,我們將會在這檔案中撰寫些程式碼。
Swift 與 Objective-C 的比較如果你有寫過 Objective-C 的程式碼,而 Swift 的一項最大改變就是標頭檔(.h)與實作檔(.m)的合併,現在一個特定類別的所有資訊都存在單一個 .swift 檔。
選取 ViewController.swift
檔,此時編輯區立即顯示了原始碼,輸入下列的程式碼至 ViewController
類別內:
@IBAction func showMessage(sender: UIButton) {
let alertController = UIAlertController(title: "Welcome to My First App", message: "Hello World", preferredStyle: UIAlertController.Style.alert)
alertController.addAction(UIAlertAction(title: "OK", style: UIAlertAction.Style.default, handler: nil))
present(alertController, animated: true, completion: nil)
}
Note: 我鼓勵你自己輸入程式碼,而不是只是複製貼上而已。
程式原始碼編輯後,如下所示:
import UIKit
class ViewController: UIViewController {
override func viewDidLoad() {
super.viewDidLoad()
// 在載入視圖後,做另外的設定,通常是來自一個 nib 檔
}
@IBAction func showMessage(sender: UIButton) {
let alertController = UIAlertController(title: "Welcome to My First App", message: "Hello World", preferredStyle: UIAlertController.Style.alert)
alertController.addAction(UIAlertAction(title: "OK", style: UIAlertAction.Style.default, handler: nil))
present(alertController, animated: true, completion: nil)
}
}
剛剛只是加入 showMessage(sender: UIButton)
方法至 ViewController
類別中。在方法中的 Swift 程式碼對你而言是個全新的東西,而在下一章中我會仔細解釋。此時,只要將 showMessage(sender: UIButton)
當作是一個動作(Ation ),當這個動作被呼叫時,iOS 會命令這個程式碼區塊在畫面上顯示一個「Hello World」訊息。
Note: 你是否注意到某些程式碼的前面有加上「//」嗎?在Swift 中,如果某行程式碼前面加上「//」,該行程式就變成註解,表示這行程式並不會執行。
你可以試著在模擬器中執行這個專案,App 的運作結果還是相同,當你按下按鈕,它不會有任何回應,這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將按鈕與程式碼做連結。
使用者介面與程式碼間的連結
前面提到 iOS 開發之美妙的地方在於,程式碼(.swift 檔)與使用者介面( Storyboards) 是分開的,但是該如何將原始碼與使用者介面之間的關係建立起來呢?
針對這個範例,此問題可以更具體的敘述為:
我們應該如何將 Storyboard 中的「Hello World」按鈕與 ViewController
類別中 showMessage(sender: UIButton)
方法連結起來呢?
你需要在「Hello World」按鈕與你剛加入的 showMessage(sender: UIButton)
方法之間建立連結,這樣可以在某人按下「Hello World」按鈕時產生相對應的反應。
現在選擇 Main
,切換回介面建構器。按下鍵盤上的鍵不放,點選「Hello World」按鈕,並拖曳至介面建構器圖示。將按鈕(滑鼠加鍵盤)放開,此時會彈出一個視窗,在 Sent Events 區塊下方會出現一個showMessageWithSender:
的選項,如圖 3.20 所示。選擇它,以將按鈕與 showMessageWithSender:
動作做連結。

測試你的 Hello World App
完成了,現在你可以準備測試你的第一個 App。假使每個步驟都是正確的,只要按下「執行」(Run)按鈕,你的App 就能順利在模擬器上運作。這次,當你按下「Hello World」按鈕後,App 會顯示一個歡迎訊息,如圖 3.21 所示。

變更按鈕顏色
如前所述,你不需要撰寫程式碼就可以自訂 UI 控制( UI Control )。因此,當想要變更一個按鈕的屬性(例如:顏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選取「Hello world」按鈕,然後在工具區( Utility Area )下點選屬性檢閱器( Attributes Inspector ),你將可以存取按鈕的屬性。在這裡,你可以變更字型、文字顏色、背景顏色等。試著改變文字樣式(在Button 區塊下)為「Filled」,以及背景顏色(往下捲動,你會在 View 區塊找到它)為「 System Purple Color」,或者你也可以輸入你想呈現的顏色,如圖 3.22 所示。

執行這個專案,來看看結果如何。
作業 1 :顯示相同的「Hello World」訊息
你不只可以變更按鈕的顏色,你也可以在屬性檢閱器(Attributes Inspector)設定「Font」選項來修改字型與大小。你的任務就是繼續修改這個專案,如圖 3.23 所示。當使用者按下任一個按鈕,這個 App 都會顯示相同的「Hello World」訊息。

這邊做一些提示,以下是你所需要做的工作:
- 調整「Hello World」按鈕的大小,並變更字型的大小為70點(point)。另外,將標題從「Hello World」改為 👾 。
- 加入其他的按鈕。每一個都有一個表情圖示作為其標題。
- 建立每一個按鈕與
showMessage(sender: UIButton)
方法間的連結。
作業 2:顯示表情符號的意義
如果按下按鈕後,如圖 3.2 所示,是顯示表情符號的意義,而不是「Hello World」訊息是不是更好呢?
你已經學會如何使用字典來儲存表情符號的意義,現在試著修改 showMessage(sender: UIButton)
方法,如此才能顯示表情符號的意義。我將給你一個提示,以下是程式碼的架構,將目前的 showMessage(sender: UIButton)
方法以下列的程式碼取代,並補齊缺少的程式碼:
@IBAction func showMessage(sender: UIButton) {
// 初始化一個存放表情符號的字典
// 如果你忘記怎麼做,請參考一下前面的章節
// 程式碼填入至下方
// sender 是使用者所按下的按鈕
// 這裡我們將sender 儲存至selectedButton 常數
let selectedButton = sender
// 從所選按鈕的標題標籤取得表情符號
if let wordToLookup = selectedButton.titleLabel?.text {
// 從字典取得表情符號的意義
// 程式碼填入至下方
// 變更以下這行程式碼,將Hello World 的訊息以表情符號的意義來取代
let alertController = UIAlertController(title: "Meaning", message: meaning, preferredStyle: UIAlertController.Style.alert)
alertController.addAction(UIAlertAction(title: "OK", style: UIAlertAction.Style.default, handler: nil))
present(alertController, animated: true, completion: nil)
}
}
第二題作業比起第一題來得更難些,請盡力來完成它,你會發現將 Hello World App 變更成表情符號翻譯器會非常有趣。
下一章的課程—Hello World App的原理
恭喜你已經建立了第一個 iPhone App。這雖然是一個簡單的 App,不過我相信你已經對 Xcode 以及對 App 的建立方式更有概念了,比你想像得還要容易,是嗎?
即使你不能完成作業 ,也沒有關係。不要沮喪,我會提供解答讓你參考,只要持續閱讀,程式寫得越多時,你便會越來越進步。
本文摘自《iOS 18 App程式設計實戰心法》(Swift+UIKit)》一書。如果你想更深入學習Swift程式設計和下載完整程式碼,你可以從 AppCoda網站 購買完整電子版。